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3126791
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多种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王春丽 温蓉蓉 张云林
第1页

    参见附件。

     ≥3d10(20)8(80)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带状疱疹患者性别、发热、前驱痛、受累神经、皮损类型、皮损面积、疼痛程度、初治时间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带状疱疹患者性别、发热、前驱痛、受累神经、皮损类型、皮损面积、疼痛程度、初治时间情况见表1。

    3 讨论

    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感染人体之后会在脊神经、颅神经的感觉神经元内潜伏,一旦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会被激活,沿着感觉神经轴索逐步下行,对神经节形成侵犯,诱发炎症、疼痛、皮肤损伤、发热等病理性变化,并且向着末梢感觉神经纤维传播。带状疱疹消退之后,仍然存在被病毒侵犯部位的神经痛,反复迁延,成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资料显示[2],目前为止年龄是唯一被公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和激活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神经损伤严重,并且老年患者的神经损伤后自我修复的能力明显降低,进而造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增高。关于性别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影响的研究较多,有研究表明[3],女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于男性,可能是由于女性对于神经痛的耐受能力更低,并且女性情绪变化相对较大,其不良的心理情绪也可能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进而诱发神经痛发生率增高,并且女性患者的平均寿命要高于男性,也促使女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会更多,但是性别构成不能作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独立因素。前驱痛是对于亚临床神经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同时前驱痛还可能继发性的集中神经节的损伤,进而可能促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增高[4]。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疼痛程度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